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有声读物上线 以声音传递历史记忆
(资料图片)
新华社南京7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反映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有声读物《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7日正式上线。
《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一书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研究人员刘燕军共同编著。全书共计约15万字,由31篇人物故事串联而成,分为“保卫南京篇”“黑色南京篇”等五章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战后对战犯的正义审判及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为世界记忆遗产的过程。
为引导公众更加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2023年上半年启动有声读物《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的录制工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代表、南京市学生代表等20余位志愿者共同参与语音录制。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在录制中朗诵的是奴役统治一文,讲述了一位妇女在家破人亡后的无助。父亲在战争中死里逃生的惨痛经历,让常小梅对这个故事格外有共鸣。“朗诵时,我的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那种无助、惶恐让我不忍读下去。我想到父亲悲惨的童年,战争让9岁的他变成了一个孤儿,这份痛苦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她说。
常小梅认为,自己不仅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更是这段历史的传播者。父亲虽然离世,但是这份历史记忆,她会一直守护下去。她希望能借助声音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以史为鉴,让战争不再重演。
真实的故事永远有力量。南京市钟英中学党总支书记郭蜀宁在录制中朗诵的是“正义审判篇”中的部分内容。“审判长石美瑜以唇枪舌剑驳回日本战犯田中军吉的一次次狡辩,正义的审判让人读来痛快淋漓。”郭蜀宁表示,希望通过有声读物的形式,让故事的力量、声音的共鸣直抵受众心灵深处,让历史发声,让真相传播。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